企業與勞動者之間可以就違約事項以及違約金進行協商約定,雖然法律并沒有對此做過多的限制,但是如果是約定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話,則必須是以下兩種情況。詳細內容,還請各位在下文中進行深入了解。
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只有兩種情況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支付違約金:
一是,如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雙方可以約定服務期。如果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可按約定向單位支付違約金。但違約金數額不得超過甲方提供的培訓費用,并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二是,如勞動者掌握甲方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雙方可約定勞動者負有保密義務,用人單位可與其約定競業限制,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本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如果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相關知識
為進一步支持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推進勞動人事制度改革,妥善安置有關人員,維護社會穩定,現對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 [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約定的是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話,那么只能在服務期與競業限制中進行約定,如果約定的內容是除這兩者的情況,那么該約定因違反法律的規定而無效。但要是企業與勞動者約定的是企業承擔違約金的話,則就沒有限制。
合同違約金上限是多少?
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確定
可以約定勞動合同違約金的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還報銷款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6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分公司負責人能否被執行
2021-02-10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實習期醉駕怎么處理
2021-02-05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意外險車禍賠付多少錢
2020-11-15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八條
2020-11-25被保險人在遺囑中追加受益人是否有效?
2020-11-24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拆遷維權有效嗎,會不會被威脅
2021-01-05在拆遷補償方案中都包括什么內容
2020-12-20農村一般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3-06德宏州房屋拆遷補償補助費用標準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