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公證的步驟和材料
一、法定繼承公證須提交的材料
1.當事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證明;
2.代理人代為申請的,須提供有效的委托公證書及委托人、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證、戶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證明;
3.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注銷戶口證明;
4.遺產的所有權證明及財產清單;
5.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親屬關系證明。如系第二順序法定繼承,則還應提供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親屬關系證明;
6.法定繼承人已死亡的,需提交其死亡證明、婚姻狀況證明,以及該法定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親屬關系證明;
7.法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除親自到公證機構為意思表示之外,需提交經公證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等。
二、法定繼承程序及所需要的證明材料
1、申請
申請人及其代理人均可提出公證申請。
申請人應當提供的證明材料如下:
(1)申請人及代理人的身份證明,代理人的代理權證
明(如經公證的委托書、申請人為未成年人的,其代理人的監護權證明等);
(2)申請人的戶籍證明;
(3)被繼承人的死亡證明;
(4)被繼承的遺產的權屬證明;
(5)申請人與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證明;
(6)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情況證明,無第一
順序繼承人或被一順序繼承人均放棄繼承權的還應提供被繼承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的情況證明;
(7)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的經公證的放棄繼承權聲明書;
(8)其它公證員認為應當提供的證明。
2、受理
(1)、不動產的繼承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處受理,動產的繼承由繼承人所在地、經常居住地或實施繼承行為發生地公證處受理;
(2)、繼承人對遺產的處理達成合意,遺產的處理不違反法律規定;
(3)、申請人提供的相關材料無疑義。
3、告知
可以采用格式告知或其它方式告知公證當事人的相關權利、義務、繼承公證的法律意義和后果及承辦的公證員。在告知內容中需特別注明繼承人在繼承了被繼承人的遺產后有償還被繼承人未償還債務的義務,償還債務以繼承的遺產為限;放棄繼承權的繼承人在遺產處理完畢后無權再主張繼承權。
4、制作談話筆錄
筆錄要點:
(1).申請人的身份
(2).申請事項的內容
(3).被繼承人的基本情況及遺產取得來源,被繼承人生前與誰共同生活,生活費用的來源,是否存在應當取消繼承人繼承權的情況,遺產何時以何時方式取得,是屬于被繼承人個人所有還是與他人共有,是否屬于合伙財產
5、被繼承人的親屬情況
婚姻情況:幾段婚史的始止時間,原配偶的姓名及婚姻終止的原因,現配偶姓名,現配偶及原配偶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生育或收養子女的情況,現配偶及原配偶在與被繼承結婚前生育或收養子女的情況;
子女情況:婚生、非婚生、養、繼子女的人數和姓名,與繼子女是否形成扶養關系,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子女的子女情況,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子女的配偶是否對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在遺產處理前被繼承人死亡后死亡的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情況,是否存在未出生的胎兒;
父母情況:生(養)父母姓名,父母的婚姻情況,與繼父母是否形成扶養關系;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或第一順序繼承人均自愿放棄繼承權的,被繼承人的祖父母與外祖父母情況,兄弟姐妹共有幾人,在被繼承人死亡時仍然存活的兄弟姐妹人數及姓名
(1).是否存在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情況
(2)被繼承人生前是否有遺囑、債務,是否與他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
(3).申請繼承的遺產權利是否受到限制(如抵押、質押、留置、查封、扣押等)
(4).繼承人對遺產的處理意見
(5).對告知內容的確認及是否要求公證員回避
(6)其它公證員認為應當詢問的內容。
6、調查核實
核實重點:
(1)、被繼承人是否死亡,死亡時間是否確定;
(2)、遺產權屬有無爭議;
(3)、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涉及轉繼承與代位繼承的,轉繼承人與被代位繼承人的死亡時間,親屬情況;
(4)、繼承人對被繼承人是否盡應盡義務,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子女的配偶是否對其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5)、繼承人是否有喪失繼承權的事由;
(6)、是否有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
核實途徑:被繼承人生前所在單位(可以查閱人事檔案、工會會員檔案)、繼承人所在單位、被繼承人生前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被繼承人住所的物業管理人員、被繼承人生前的鄰居、與被繼承的遺產無利益關系的被繼承人的親屬(如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時,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可以對其情況進行說明)、其他知情人。
7、審批和出證
符合《公證法》第三十條及《公證程序規則》第三十六條的可以出具公證書。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辦理繼承權公證所依據的是繼承人的合意,但應注意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同時要注意保護弱勢群體,例如繼承人中有未成年人的,未成年人或者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公民的監護人無權代表其作出放棄繼承權的表示,依靠被繼承人扶養沒有勞動能力也沒有其它生活來源的繼承人及盲聾啞等患殘疾的繼承人表示放棄繼承權的,應當告知后果,并在避開其它繼承人的情況下單獨詢問,確認該繼承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如果該繼承人稱放棄繼承權后其他繼承人承諾會給予經濟補償的,應當引導繼承人共同繼承,然后繼承人將繼承的財產再轉讓給其它繼承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方能否簽署競業限制協議
2021-02-18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撤銷婚姻有期限嗎
2021-02-28上市公司收購時都要先停牌嗎
2021-01-22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調解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5交通事故私了后可不可以繼續要求賠償
2021-02-07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保險合同保證義務的執行主體是誰
2020-11-23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平安保險人傷理賠手續流程和車險理賠流程
2020-12-04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