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臨時工和正式工的說法。針對用工性質不同,用人單位也與這些人簽訂不同的勞動合同。很多人不清楚兩種合同之間有何不同。那么下面律霸小編為大家收集了相關資料,為大家介紹臨時和正式職工勞動合同包括什么區別。
按勞動者是否在編,勞動合同可分為正式工勞動合同和臨時工勞動合同。臨時工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在編制定員外與從事臨時性工作的工人訂立的勞動合同。適用于從事短暫的、臨時性工作的工人。臨時工是計劃經濟時代的名詞,《勞動法》實施并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以后,所有用人單位與職工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在用人單位中,各類職工享有的權利是一樣的,因此,過去意義上相對于正式工而言的臨時工已經不復存在,用人單位在臨時性崗位上用工,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并依法為其建立各種社會保險。對于在本企業連續工作已滿10年的臨時工,續訂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也應當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本人要求,應當與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并在勞動合同中明確其工資、保險福利待遇。
雖然用人單位區別時工勞動合同與正式員工勞動合同,但是這種區別是無效的。
根據《勞動法》第18條的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都是無效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引起無效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1.合同主體不合格。如受雇一方提供了假的學歷、學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聘用單位不具備招聘資格等。
2.合同內容不合法,即勞動合同有悖法律、法規及善良風俗,或是損害了國家及社會的公共利益。如約定制造冰毒、假鈔等。內容不合法的勞動合同不受法律保護。
3.意思表示不真實。勞動合同是雙方合意的產物,應該是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違背一方的真實意愿,因而是無效的。
4.合同形式不合法。這是指勞動合同沒有采取書面形式、當事人也未實際履行主要義務,或者依法或應當事人要求應當鑒證的勞動合同沒有鑒證等。在一般情況下,只要當事人采取補救措施,使合同形式上合法化后,就可以認定合同有效。
大家已經清楚了解臨時勞動合同和正式勞動合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不管是臨時工還是正式工,福利待遇已經處于同等地位。根據我國法規,區分兩種合同是無效的做法。
2020最新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附帶條件的贈與需要履行嗎
2021-01-31雇員有重大過錯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4誣陷誹謗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8軍人結婚上哪申請
2021-02-01律師事務所可以代理哪些案件
2021-01-28公司分立資產變動是否交稅
2020-12-10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發票抬頭是什么意思
2021-03-18網上購物商品與描述不符但又不給退怎么辦
2020-12-22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物件損害責任案中哪些免責事由是可以適用的
2020-12-04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房子70年產權到期后怎么辦?民法典草案規定:自動續期,可免費?
2020-11-07什么是單位集資房
2021-02-17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境外單位是否適用勞動法下的競業限制單位
2021-01-0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