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申請工傷認定有什么好處?勞動者不用煩惱工傷認定事宜。
發生后,是否申報工傷應考慮二個方面:一是保證工傷員工應得的各項工傷待遇,二是確保企業的合法權益,是否申報工傷應考慮員工和企業利益的結合點。
一、影響工傷保險費率的因素:
1、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
2、工傷保險費使用金額
3、工傷發生率
二、員工享受工傷待遇,涉及費用的支付分單位承擔和社會保險工傷基金支付二部分:
1.企業支付的項目有:
①工傷醫療費的社保工傷基金未報支部分
②停工留薪期工資
③住院期間的伙食費、交通費、護理費(企業未派人護理)
④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2.社會保險工傷基金支付的項目:
①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②住院伙食補助費;
③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④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⑤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⑥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⑦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⑧因工死亡,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⑨勞動能力鑒定費。
從上述二個方面,可以看出公司申報工傷后,既有有利的一面,即社保基金承擔一部分工傷賠償費用;也有不利的一面,即企業一方面要承擔工傷賠償公司支付部分,還要承受工傷費率上調的可能。
三、工傷申報的時效: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如果在一個月內企業未予申報、一年內員工也未申報工傷(剔除特殊個例),則超過了申報的時效,無法認定工傷,直接導致員工無法享受工傷待遇,極易引發勞資關系的惡化,影響和諧勞動關系,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社會聲譽。
如果需要讓單位申請工傷認定,但單位不肯進行申請,不知道怎么解決可以來律霸網問問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期羈押是什么意思
2021-03-15房屋預售合同有什么作用
2020-11-18商標許可人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
2020-11-30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不服仲裁裁決當事人是否可以到法院申請撤銷
2020-12-05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保險合同解除的溯及力問題有哪些
2020-12-31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