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4條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定金、保證金(物)或抵金(物)。對違反以上規定的,由公安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立即退還給勞動者本人。”依據上述規定,企業在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時不應當以收取保證金來約束勞動者。
企業如何規避勞動合同風險
1、試用期內,企業可以隨時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試用期是試用員工的期限,只要企業覺得不滿意,企業就可以解除與員工的勞動合同,這是目前很多企業的想法,但這有可能會導致企業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我國《勞動合同法》第39條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根據該條規定,在試用期內如果企業要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必須要提供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的證據,否則即構成違法解除,員工有權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要求支付賠償金。
2、不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
一些企業不重視勞動合同規定的簽訂,用工以后,長時間不與員工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這對企業有來說,有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法律后果。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14條及第82條的規定:
(1)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因此,企業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之內與員工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
3、試用期約定過長的勞動合同規定
實踐中,不論勞動合同期限是多長,許多企業都喜歡約定三個月或者六個月的試用期。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第19條的規定,試用期的最長期限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
(2)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
(3)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另外,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所以,試用期要根據勞動合同的期限進行約定,對于期限較短的勞動合同不能約定較長的試用期,否則要向員工支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勞動者收取保證金,在試用期內如果企業要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要提供員工不符合錄用條件的證據,否則員工有權要求支付賠償金。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資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罪疏忽大意過失的特點有哪些
2020-12-26出現死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1-01-19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工傷認定過期了怎么打官司
2021-01-15逃稅罪認定和處罰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16開支票日期怎么寫
2020-12-05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商業銀行授信中設置歧視性要求怎么辦
2021-01-23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不賠錢解雇員工的方法
2020-11-30股權激勵糾紛是否屬于勞動仲裁
2020-11-21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