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的規定,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有下列十一種情況:,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給予員工假期和等待工作等典型做法可被視為未按照勞動合同提供勞動條件。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例如,在薪資支付日期之后未支付薪資,且薪資未支付
3。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最低工資標準可以在當地社會保障局的網站上查詢。2012年最低工資標準為1260元。北京的最低工資為1260元,是扣除社會保障、公積金和稅費后的工資。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或者未繳納社會保險項目的,視為未依法繳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例如,規定不支付加班費,未經公司批準不得在公司工作三年以上,等等。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致使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例如,為了使勞動者“恢復到零工齡”,勞動者被迫辭職,重新與他共事;通過設立關聯企業與勞動者簽訂合同時,交替變更用人單位名稱的;通過非法手段;其他明顯違反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的回避行為。用人單位免除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的權利,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導致勞動合同無效,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勞動者終止勞動合同
10。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11。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提醒:在1-8種情況下,勞動者應提前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在9-10種情況下,勞動者可立即解除勞動合同,無需提前通知用人單位。如需提前通知用人單位的,最好以書面形式通知并送達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保留相關證據
一般來說,如果勞動者自愿要求解除勞動合同,除非雙方協商一致,否則本單位無需支付賠償金。但是,如果勞動者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支付一定數額的經濟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個公司成為采購供應商的形式是什么
2021-02-10公證的不可撤銷的效力
2020-12-20企業繳納五金一險是否有什么強制措施
2021-01-16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保姆續約要交中介費嗎
2021-02-10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如何預防員工不辭而別
2021-02-10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局的職責是什么
2021-02-0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一般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0-11-17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本案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