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恢復勞動關系的依據
《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對于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仲裁或訴訟中可以在兩項請求中選擇:恢復勞動關系或支付賠償金,而該選擇權在勞動者。
二、恢復勞動關系如何執行以及不執行如何補救
(一)勞動關系的恢復不需要用人單位的同意。
仲裁的裁決書或者法院判決書判決應當恢復勞動關系的,那么員工和企業的勞動關系自該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自然恢復,恢復的效力溯及到用人單位一方違法解除之日,那么對于這段時間的工資待遇相關福利都應該足額的補發給員工。很多當事人認為恢復勞動關系一定要經過用人單位的同意,如果單位不同意,那么勞動關系就不能恢復,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二)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恢復勞動關系的生效法律文書的補救方式。
如果員工確實是非常希望重新回到公司工作,在得到恢復勞動關系的生效法律文書后,如果用人單位拒不履行的無非有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再次明確告知員工解除勞動關系。這在法律上屬于再次解除勞動關系的行為,這種情況在現實情況下經常發生,那么員工可以依據《市條例》和《違反和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
另外一種情況是用人單位既不履行也不明確解除,具體而言可能包括不發放工資、不提供工作崗位和辦公室等,前者是未支付勞動報酬的情形,后者屬于不提供勞動條件的情形。
三、勞動合同解除時應辦什么手續
不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對合同解除時,應該辦理些什么樣的手續,并不能非常清楚,以至于在現實工作中,勞資雙方往往因此產生許多爭端?,F就勞資雙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應履行的手續作一總結:
對于勞動者來說,解除勞動合同時應辦理如下手續:
1、按勞動法規定的時間與要求,提前給用人單位發出書面解約通知。如正常情況下,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三十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
2、進行工作、業務交接。
3、清理債權債務關系。
對于用人單位來說,除提前解約也需提前三十天通知外,還要注意辦理如下手續:
1、及時結算工資、經濟補償金。
2、工作、業務的交接。
3、員工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的轉移。
4、清理債權債務關系。
5、出具終止、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作為該勞動者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和失業登記、求職登記的憑證。證明書應該寫明勞動合同期限、終止或者解除日期、所擔任的工作。如果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可在證明書中客觀的說明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
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2020-11-12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立遺囑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6法律對訂婚后的退婚是否有保護
2020-12-30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贍養父母是責任還是義務
2020-12-18自動順延的合同如何終止
2021-03-15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